密码:

用户名:

信息检索:

哈沪要闻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哈沪要闻
坚持五个“统筹” 打好环境治理“组合拳” 全面推进美丽哈尔滨建设

作者: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    点击量:650    更新时间:2013-04-22

    哈尔滨市环保局在保障环境安全上不懈怠,各区县(市)局和局属有关执法单位今年将继续加大水源地、环境风险企业、三同时项目监管力度,持续开展大排查、后督查专项执法行动。图为执法人员深入企业进行环境执法检查。

    2013年,哈尔滨市紧紧围绕污染减排、松花江干支流污染防治、空气质量改善、农村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,强化政策、经济、科技、行政等手段,打好环境治理“组合拳”。继续围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个工作目标,把改善民生、助推产业优化调整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主线,使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、治污减排项目大范围建设、生态乡村大比例增加,推进增强企业、社会环境保护责任各项重点工作,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,全面推进生态哈尔滨、美丽哈尔滨建设。

    统筹环境与发展,推动实现双赢。近几年,哈市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,但高耗能、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,结构调整进展缓慢,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。市环保局深刻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经济部门的事,也是环保部门的责任。为此,环保部门从优化环境准入条件入手,提前介入各工业园区环评编制工作,协调有关委办局启动重点专项规划环评,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环境准入政策支撑。严把项目环评、评估、审批及效益关,引导地方政府放弃引进高能耗、高排放项目,同时对进入完成规划环评园区的项目,简化环评内容,为项目建设赢得时间。

    为了确保今年减排任务如期完成,哈尔滨市环保局明确要求今年谋划的348个减排项目,特别是已建和在建城关镇污水处理厂,年内要全部实现环保验收、联网运行,并保证处理负荷达到减排要求,所有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要同步建成投运环保设施,实现污染零排放,为区域发展腾出环境空间。

    统筹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,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细胞工程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城市地位体现,也是内在发展需要,今年我市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,从细胞工程抓起,统筹城乡环境保护,努力缩小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差距。在全面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的同时,加快创建生态县建设工作,年内建成205个生态乡村,进一步解决村屯环境脏乱差问题。

    统筹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,着力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。市环保局把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作为推动工作、解决问题的关键手段。针对空气污染问题,采取防治结合措施,多管齐下,强化源头控制,强化限期治理。今年将加快建立全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,形成市区县联防、委办局联动、煤车尘联控响应体系。停批热网内燃煤供热锅炉、园区内20吨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。在4月份供暖停止后,积极推动拆炉并网,年内县(市)城关镇集中供热普及率要达到75%以上。

    统筹松花江干支流水污染防治,深化以支促干治污模式。我市近年来积极采取以支促干治理松花江支流污染,改善松花江流域水质取得良好成效。今年进一步制定了严格的河段长负责制,在日前召开的全市环委会上,确定了由市政府一把手任治理阿什河、呼兰河、拉林河、少陵河、倭肯河5条重点超标支流的河长,有关区县长任段长的治污新机制,推进综合整治。由市环委会对每段河流水质改善情况进行计分考核、定期通报,对考核结果为“差”的河段,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审批。同时加快规划治污项目建设,加大国家规划的63个项目督办力度。

    统筹执法与服务,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。市环保局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改善民生和服务发展紧密结合,切实提高执法与服务统筹兼顾水平,自觉维护和树立环保系统良好执法服务形象。在保障环境安全上不懈怠,加大水源地、环境风险企业、三同时项目监管力度,持续开展大排查、后督查专项执法行动,督导市控以上重点企业公开环境保护社会承诺,动员全市力量确保环境安全和群众健康。在解决环境信访问题上不松劲,认真组织落实《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》。从审批、许可等环节严把居民区新上项目环保关,大力创建无环境信访社区,从源头上控制扰民问题。

版权所有:华纳公司在线客服(微21576690) 技术支持:中国网服 沪ICP备2002130号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芳春路400号蓝光科技园一号楼二楼
电话:18916493386 传真: 网站:www.shhrb.com